Home | 同学活动 | 新旧音像 | 讨论园地 | 文章转载 | 留言板 | About Us
    校庆40周年
  Reunion 05

  Reunion 08
  Reunion 2010
    Reunion 2012
    广外网址
    美国校友会
    广外英语78
    广外英语79
    广外英语80
    广外英语81
    广外英语82
    深圳校友会
  倍可亲
  文学城 
  多维新闻
  世界日报
  新华社
  新浪网
  京报网
  羊城晚报
  怀念同窗
陈敏强2013-1-28
林 格2012-5-21
黄碧珊
吴华生
杜红穗
林小平
林立浩

怀念
恩师

施季甫
孙德权
Glen Allen
  

《缅怀陈敏强同学》
2013-3

--非常感谢文梦征同学收集大家的邮件汇编了我们缅怀之情.

永远的情谊,永远的怀念
 
1)
2)
3)
4)
5)


 建华, 今天我去开会, 向人行的同志打听陈敏强的情况, 她告诉我, 敏强已于春节前不幸病逝。 人行请医院全力抢救, 但终究没能治愈, 人行帮助处理了后事。 据说,没有找到他的亲人, 好孤独啊, 我十分难过。----张健青


 健青,刚给你电话未通,想你正忙吧。很意外,多次跟敏强联系不上,每次思慧来京都叮嘱和他联系。敏强属天马行空类的,这么纯的人也许厌倦了这个污浊的人间。宁愿相信他已进入梦乡,不再烦恼。请打听一下他安于何处,我们约着去看看他。
记得敏强即便是面对咱这些老同学,有时仍露出腼腆的样子。一起来北京后,他先任教于中央财经大学,给我来信用的是法语,我已经看不懂了,后来每次需要时都是临阵磨枪。没多久敏强出国攻读金融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央行工作,起初一起聚过几次,后来他逐渐将自己封闭了起来。真希望他是不愿被这喧嚣的尘世袭扰而选择离开这个世界。敏强同学安息!---李建华


敏强是湛江人,是孤儿。深切怀念敏强同学!---陈家基


 进广外时,我和陈敏强同在六班。不知听谁说他是孤儿。后来他去了六班。而原六班大部分同学重组了四班。毕业后他被分去北京。后来被派去世界银行驻华盛顿的机构。在回国前他独自开车从华盛顿到波士顿走了一趟。途经纽约时曾来我家造访。随后也拜访了在耶鲁大学的刘和平和孙明夫妇。这可能是1995年左右的事。不记得当时是如何联系上的。走后也没再听到有关他的消息。在北京的同学可能对他有更多的了解。孙明的鸟枪里想必也有些炮仗。同学悄悄地走了,赶上送他一程吧。---肖达


 多么可惜啊,敏强同学就这样走了!我不记得他的样子,但感到损失和痛心。---贺平


 还记得这位陈敏强同学,很安静,学习很努力,很难过他这么孤独地离去。 很难想像敏强同学,没有父母,没有兄姐,没有亲友,没有爱人,一个人如何能孤独地过这么多年,钦佩。Rest in peace。---李世平


 敏强是个孤儿,却是脚踏实地做学问,不苟言笑,不善交际,感情内敛的人。毕业后,我曾去中央财经学院(现中央经贸大学?)的单身宿舍找过他。他衣着整洁,宿舍里简单却杂乱,推满了书,散漫者霉味。1982年南来的北漂们,要忍耐举目无亲的孤单,还要在凛冽的风雪、干炒、沙尘、粗粮面食中,进行全身心脱胎换骨的改造,着实不易。但他是例外,大雪狂沙封门屋中,他适得其乐,正能从书中获取欢慰。他是个熬得住我等凡人“寂寞”的人。你不去找他,他极少去找别人;你不和他说话,他很少主动和你说话。好些年前,他的人行同事告诉我,这种生活方式和性格伴随了他的余生,注定了他的独行。有好事者,介绍女友如云,他大多不屑一顾。偶有极品,差点成事,却又因对方受不了他的曲高“寂寞”,至当时仍孑然一身。然而他的学问却做得有声有色,只是Hate教书。想起很多年前的交谈,觉得很痛惜,愿敏强安息。---蹇浩


 从张健青的电邮中得知陈敏强同学离去,心里很难过。我与他在校期间及毕业后都没有任何交往,但他是我的同年级同学,仅凭这一点已经足够。我真希望他虽然 alone but not lonely。在此谨向敏强同学表达敬意和哀思。小西说得对,我们都是敏强同学的亲人。过去在校园里走来走去,见过他无数次,却从未说过话,名字和人也对不上号。现在他走了,我好难过也好后悔,再也没有机会和他说话了。现在才知道他是孤儿,心头多了一丝凄凉。---文梦征


 记得他刚刚回国时在京同学聚会,他来了。这也是我所知道的有他参加的一次同学聚会。晚餐后我开车送他回去。单位分给了他一个单身宿舍,让他临时安顿。此后 ,就再也联系不上了。现在他就这么走了。真是令人痛惜。愿敏强同学安息。---张学先
 

同声为一叹,痛失好儿郎
足音渐渐远去
足迹经同学的追忆
悄悄地显露清晰
行者孤独地走着自己的路
从行程的开始
到旅途的结终
只有一段路程
似乎显得步履轻快
四年求学结识的伙伴
让孤儿终于有了亲人
同城千万
擦肩并不奇怪
同窗数百
离去一人少一人
相遇时少不了拥抱
告别后更期待通邮
世情像夜空的星
闪烁着时隐时现的光
同学情是最亮的那颗
抬头即见无须搜寻
高原的七色花
珍贵如同在京城雾霾里蓦然瞥见的雪莲
眼中的洁白
绚丽在人的心里
---杨瑞平


 谢谢蹇浩附上的照片和提供有关他的信息。看到他笑容,知道他曾经度过欢快的年华,有过与同学在一起热闹温暖的日子,事业有成,也算是一种安慰吧。我想起了他到纽约见了肖达和林晓平后, 晓平在一次通电话中很兴奋地把这件大事详细转告了给我。毕竟,他在校时是个很安静,不引人注意的同学。 在通话中,为了帮助我能把名字和人样对上号,晓平还提起了他是个孤儿。那时我还在Mississippi,孤陋寡闻,得到同学的消息总感到是生活中最亲切提神的事儿。

他就这样悄悄地走了,连家庭的温暖都未曾尝过,真的让人痛心。也让我倍感知足, 感激家人和朋友。感谢为GW77这个大家庭耕耘的同学。希望更多的同学能舒心自由地活跃于此平台。敏强同学走好。---廖果红


独行一生,孓然一身的离开这个世界,难以想象,倒是真清净,愿陈敏强同学安息。---石海兰


 愿敏强同学在天之灵能感受到温暖的同学情谊。---余蓉


 I'm deeply saddened by the message that 陈敏强同学 passed away lonely.  As a Class 6 classmate, in my memory, he was quiet, studied hard, and very focused in his own world.  I didn't k know he was happily single for his whole life until I read these emails.  It's not easy for a smart guy.  I know he had a successful career in finance field.  It's too early for him to leave this world.  It's a big loss.  May you rest in peace, and God bless you in heaven. 陈敏强同学! ---李锦芳


 本应是双手也捧不下的敬重,总化作追赶不回来的懊悔及无奈。早已经舍得下修齐治平的妄念,享用炫眼漩涡中心的一瓢寂静,前路仍必是漫无际涯的安宁。---冯波


 唉!我们GW77大家庭中又失去了一个亲亲的好兄弟!敏强同学走得太早了!太孤单了!太可惜了!

也许敏强同学在校期间实在太安静。我对他一点印象都没有。想想如果我们能在他生命的后阶段即便是去陪他说说话,轮流照顾一下他,为他送去温暖就好了!一个无亲无故的孤儿。真不容易!

健青和在北京的同学是否能打听到他的后事是怎么处理的。骨灰安放在哪里?清明快到了。北京的同学是否能一起去给他扫个墓?我们也许是他唯一能算得上的亲人了。---张小西


 天嫉英才,还我敏强。---冯永良


 敏强学长我不认识,茫茫人群中,又去了一位我不认识的同窗。但我佩服他。就是与众不同,把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进行到底,颇有点古希腊人所谓的stoic 气质。我一直说,有一天,我或病或残,不拖累任何人,将主动游到海里喂鲨鱼——委屈你了,除了满世界的塑料袋,还要吞食我这臭皮囊——其实,我担心做不到,因为我缺乏那种素质。敏强,走好!就此,不再送!---钟勇


 找到六班部分同学毕业前夕到罗浮山旅游的照片,其中的一张陈敏强笑得很灿烂。希望勉强在遥远的地方永远灿烂,你的GW77同学们怀念你!---林挺


 之前思慧建华等人多番找你,都没有你的回音。 今日谢谢健青关心捎来消息,却惊悉你已匆匆离去,真是令我们难过叹息。

忆当年你年少勤奋好学坚毅。记得曾与你深谈,非常同情你,过早失去父母,无依无靠。让我想起一首老歌“......世上只有妈妈好, 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也更懂得我们这些有妈的孩子要惜福。 试着去懂你,年幼时没有父母在身边给予的安全感(这对幼童非常重要!),失去父母,幼小的感情失去了平衡,心理失去了光明,真是无人疼无人爱的可怜孩子。而你从不抱怨,常常勇敢微笑面对。书籍知识给了你力量也带来欢乐。事业上你是这么的成功和专业,令我们为你感到骄傲! 可惜,童年时缺少亲情缺少与人交流形成独来独往的局面。真希望我们有多一点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能懂你多一些,能够帮你多一点。很心痛很心痛,孤独伴你一生,没有家人没有亲人,我们老同学想为你做点什么也没有机会。

一路走好,敏强学弟!在星空的那头,记住我们同学的关怀和真情。祝愿你在天国快乐不再孤独。你的微笑永远在我们心间! ---陈效筠


 先默哀一分钟。又损失了一位同学,感觉到自己也快了。记得2004年北京广外校友会在长安俱乐部成立,会后拿到校友通讯录,在列有陈敏强同学职称中国人民银行首席金融分析师,这是个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我那时也自称金融投资顾问,也有吓人的名片,同学响当当,我当然肃然起敬。校友各行业,金砖铺满地,不能缺少陈敏强同学这块马赛克。---谢佩洪


 看了你们为敏强举行的追思会,很感动,敏强就这么走了,他的朴实无华、不事张扬的性格,让人非常怀念,请你们去看他的时候,也带去我的一份心意,四年同窗的一点一滴,都会珍藏在我们心里,敏强的亲人,就是我们!

下面是我对敏强的怀念:

 敏强兄,别矣!
多年与敏强不相见、不相往还、不通音讯,总以为,没啥关系,到北京,打个电话,他肯定会来的,如此这般,岁月蹉跎,而敏强竟然就走了,心中的遗憾,难以表白,居然,就再也见不到他那张方方正正的脸庞,那双明亮、目光炯炯逼人的眼睛,听不到他那带有浓厚粤味的国语了。

六班的同学,大都比较安静,比较刻苦、认真,但若论起刻苦的程度来说,则敏强绝对为第一,而且,他的刻苦是持续的、有毅力的,也是见成效的。记得最清楚的是,有一次考语法,敏强成绩不理想,那天上完课以后,大家都各自离开教室去“放风”了,我却瞥见他独自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非常沮丧,他哪也没去、谁也没理,独自坐在那想他的事,我心里泛起对他的同情,但又不知如何去帮助他,只能眼看着他一个人在哪里,咀嚼着他心里的苦吧。

从那以后,敏强就变了;原来他就已经是比较刻苦的人了,从此他就更加刻苦,简直到了“苦行僧”的地步了,首先,篮球场上,就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了;他原本是很喜欢打篮球的,我现在还能记忆那时的情景,他穿着件白背心,露出经过劳动而显得颇有肌肉的胳膊,两臂在胸前做阔胸运动似地舞动着,兴冲冲、脸上带着快乐、期盼、愉悦的表情,跑进篮球场,准备“大干一场”的摸样,我和他的球技在伯仲间,都是边界游击好手,但我自诩比他强,所以分边还不大喜欢跟他在一块,但一旦成为对手,则觉得“此兄难缠”,因为他把他的认真劲,也带到了游戏场,两眼炯炯发光,死死盯着你手里的球,坚决不放你过去,你要过他,他就两臂几乎是箍着你,仿佛是要和你摔交一般,总之,他很有“职业精神”,他的责任是防守,他就绝对认真履行,尽管球技还有可以提高的空间,但敬业之精神,是绝对做到了极至。

他这么喜欢打篮球,似乎就因为那一次的考试,而放弃了,实在是可惜。他后来好象也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运动,这与他健康的下降,可能也有些关系吧。

从此以后,所谓“三点一线”的生活,似乎就成了敏强大学生活的写照。他的大部分的时间,似乎都是在教室里度过的,所以他好象对我们的教室,怀有深厚的感情,有一年他回学校,就要求同学带他去看以前的教室,他兴冲冲地从一楼跑到六楼,把他待过的地方都认真看了一遍,和同学回忆着当年,感慨之情,都写在那张朴实的脸上。

他喜欢读书,所以他宿舍里的床,有一半让给了他的书,这在年级里,也算是独一无二的了。他在学习上,真地有钻研劲、有韧劲,在这方面,我感觉没人比得过他,他学东西不学则已,要学就一定会把它学好,我们的二外都选了法语,但除了考研究生时糊弄一下以外,法语基本上也都是“到此为止”,或半途而废了,但敏强在毕业后仅一年的时间,给我的来信里居然大“秀”起了他的法语,令我自愧之余,不得不叹服。

令我叹服的,还不止于此,敏强分配时,被分配到了中央财经大学,教公共英语,可不久以后,我就听说他居然干起金融财政这一行当里的同传了,着实令我感佩,再不久,就听说他考上了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的研究生,接着,又听说他当上了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而那时,林毅夫还不知道在哪呢,他是怎么做到的?一个学外语的,居然“捞过界”,把正牌学经济金融的人都比了下去,不得不令我叹服,同时,也深感有此同学,脸上十分有光。

敏强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成就,说到底,靠的就是一股子劲、一种志气、一种精神,那是我们七七级可以说是自我标榜、也可以说是引以为傲的精神,而敏强只不过是把它发挥到了极至,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所以他能够做到别人望而却步、望尘莫及、高山望止的地步,他那发表在各种核心刊物上的文章,凝聚了他的努力、他的心血、他的能力,以及他对国家金融事业的一份贡献,而他从学外语华丽转身跨入经济殿堂的不凡,说明了他是多么有能力、毅力,令我衷心佩服不已。

敏强是个孤儿,这是他的不幸,但他并未因此沉沦,而是践行了“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书写下了值得他骄傲的篇章。

敏强一去,终难释怀,因为觉得他不应该这么孑然一身地离开;他原本是有成家的机会的,有一个女孩,还带来让我们“鉴定”过,我们觉得是个好女孩,知书答礼,落落大方,还会煲靓汤,劝他,别耽误了,但后来还是由于两地分居的问题,没成,太遗憾了!


我为有此同学而深感骄傲!敏强兄,别矣!---愚学弟 张江霖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刘学忠


 陳學長,沉實干煉,在人間瀟灑走了一回。願你早登極樂,自在消遙。一路走好!---卓英枝


 与敏强同学共进广外七七,三班和六班毕竟隔了几个班次,不像二四班互邻,左右说话较为方便。七七届所有同窗分成九个班,在校时没有机会把朋友逐个认识。大家同学一场,三十年后还待再问友情,想不到敏强君一声去了,消息令人惊叹,剩下的只有悼念。---林扬明
 

悼敏强
 
你静静离开人间
一如当年你静静来到校园
人说你形单影只
我说你并不孤单
你自强不息的精神
你渊邃的学术造诣
你骄人的工作业绩
 
还有四面八方同学们的深情怀念
这一切
都朝夕与你相伴,直到
永远!
永——远——
---陈泳勤


It is sad news indeed. Here comes my deepest regards. ---肖南
  

同学聚首追思会,惋惜不已忆敏强。
清明时节再祭奠,愿君安息在天堂

--刘俊记于3月12日晚北京同学追思会后
 

送敏强同学
 
四年同窗
卅载同城
就这样
擦肩而过


今天
想去懂你
却只能循着些
退色的照片
零星的言语
 
待春天来临
雾霾散去
高原的七色花
会默默绽放
再静静离去
 
想采一束送给你
不为告别
只想倾听
远去的足音
感悟
生命的绚烂和美丽
---刘蕴华


 陈敏强同学在学校时是我们班学习最刻苦的同学之一。他进校时英文基础并不是很好,但凭着刻苦和顽强他并没有落在最后。记得在学校时,他总是班里最早来和最后离开教室的那一位。工作后,他仍然不断学习并取得了相当骄人的成绩。
陈敏强同学朴实内敛、淡泊名利、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情,他简单普通的生活里饱含着诸多众人所不知晓的精彩时刻,相信他对自己的生活世界是满意的。敏强,一路走好!

陈敏强虽然不善言谈,略显木讷,但他也有非常睿智的时刻。我至今仍记得他给我讲的一个故事。当时他刚刚大学毕业到中央财经学院任教,一次外教给学生讲课,让他当翻译。为了活跃气氛,外教讲了一个美国笑话,但他一时不知如何翻译,于是他对学生说:“同学们,刚才他讲了一个笑话,我不知道该怎么翻。请大家配合我笑一下”。学生们在顿了几秒钟后开怀大笑...... ---李津
 

迟到的怀念

六班 毛思慧
 
2013年三月十日凌晨,姐姐急电:母亲于三月九日在四川仁寿老家病逝!我忍着失去亲人的悲痛,把手中的要事赶完后匆匆飞回四川。正当我们兄妹商量母亲的葬礼时,我收到建华兄的手机短信:“思慧:你这几天上GW77了吗? 健青说敏强同学病逝了”。本来就十分悲痛的心情陡然沉重得让我昏眩 ……



在GW的四年大学生活和学习中,我和敏强因家境贫寒、知识基础不如许多同学好而“同病相怜”,但因诚恳的生活态度和努力学习的劲头几乎成了“一根藤上的两个小瓜”。一到寒暑假,我们一定是那不回家或不能回家的一小撮:他说他“无家可归”,我则“有家不能回”(其实我想回但无“盘缠”),我们也就乐得独享第一高楼。

我曾敬仰许多能力和人品超一流的同窗,但我也从心底佩服象苦行僧一样“一心只读圣贤(英语)书”的同学,而敏强则首屈一指,绝对是我的榜样。

他是六班的体操王子。我最多能做四五个引体向上,他却能在单杠上飞旋,在双杠上翻滚。看起来瘦瘦的,肌肉一块一块的。

毕业后他和许多很棒的同学一起去了首都。从一个不懂经济、金融的青涩小子到最终成为中国金融专家并为党国撰写金融分析报告(他曾给我几本,我觉得像天书),让人佩服之极。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几乎每年都要去一趟北京出差,而只要有可能都要与建华、敏强、李津、肖南、学先等老同学联系。
 
1989年,因JUNE 4而耽过的“出国前培训”推迟至年底在当时“北语”进行,我和广外英语系的一位同事参加。学了些什么早忘了,但记得那年的那场大雪。周六一大早,敏强骑着它的单车,还向同事借了部单车给我。我俩哈着热气,跳上单车,满城疯转,也照了雪景照。饿了,他带我吃火锅、河南鸡蛋煎饼。只是那些美丽雪景照他永远带走了。

敏强是个很怀旧的人。他毕业后也曾回校几次。而每次都要我和江霖陪他去原来的课室、楼顶、宿舍、小河重游,还有他曾“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包括我们修的“防空洞”。



上面的这张照片是敏强来广外,在我住的“303房”(可乐住301房)与江霖的合影。当时我们还谈及他的“个人问题”。

敏强不太喜欢交际,也不凑热闹。是一个敏锐、敏感而又内心细腻、意志坚强的人。不太爱写信,更不喜欢打电话。下面的两张相片是在美国工作期间照的。



 风景很美,人很纯粹。

2003年,我应邀担任由央视和外研社联合举办的“CCTV Cup National English Public Speaking Contest”的评委。期间抽空去了敏强在北京的家。家具不多,没有字画,但满地满桌满柜的书,头顶灯(a naked bulb)不是很亮。感觉有点像施老师的家。
 
比赛后的第二天,他来北外宾馆,我们一起吃了早餐。然后带我去参观了军事博物馆和其它的几个景点。



之后,尽管每次去北京都试图找他叙旧,为此,建华、李津、健青等不知试了多少次,就是联系不上敏强。我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2004年秋季开学前,我送儿子去北京读书,与在京的部分同学相聚。当时建华、李津、健青、刘俊、学先、肖南、敏强等来了。他似乎瘦了许多,同样不太爱“开腔”,给我至今难忘的是,他握手时仍旧很有力。



写着写着,两眼有些模糊,应是老眼昏花了。以上的只言片语来迟了,只因要最后拜别母亲。
敏强兄弟,走好!
2013年3月20日于澳门理工明德楼 ---毛思慧
 

鸣谢:
1. 卷首思念图片由陈效筠同学提供(共3帧)
2. 黑白照片由蹇浩同学提供(照片1)
3. 罗浮山游照片由林挺、蹇浩二同学共同提供(照片2和3)
4. 1982年毕业赴京任职照片由卓英枝同学提供(照片4)
5. 六班同学在校期间合影由林挺同学提供(照片5)


Email Us: admin@gw77.com